内蒙古自治区慢性病中(蒙)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转化创新中心依托内蒙古民族大学和附属医院建设,于2023年10月16日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立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建设单位。
一、创新中心定位
内蒙古自治区慢性病中(蒙)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转化创新中心面向全国中医药(蒙医药)产业发展科技需求,聚焦自治区中蒙医药产业的独特优势,以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建立适应蒙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产业与创新优势,增强蒙医药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引领带动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二、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1.中(蒙)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础研究
2.中(蒙)西医结合防治2型糖尿病基础研究
3.中(蒙)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
4.中(蒙)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
5.中(蒙)西医结合防治慢性病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新药研发
三、人才队伍
内蒙古自治区慢性病中(蒙)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转化创新中心依托内蒙古民族大学,吸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单位团队组建。成员规模为61人。其中博士38名,硕士11名,本科12名;高级职称30名。中心在进行研究工作的同时,也注重人才培养,现有博士生导师 2名,硕士生导师 40名。
四、研究水平与学术地位
内蒙古自治区慢性病中(蒙)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转化创新中心通过临床、教学、科研实践,不断总结探索,在学术上开拓创新,致力于中(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学科领域做了开拓性工作。形成了“原始传承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全生命周期辨证服务、则中宜中、则西宜西”的中(蒙)西医协同发展,基础服务与临床的研究模式。近5年共主持各级各项科研课题287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科研经费共计25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49余篇,影响因子单篇最高IF 27分。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 23项,授权发明专利26项,出版专著24部,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