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天然产物化学及功能分子合成重点实验室依托内蒙古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生物资源,围绕天然产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有机功能分子化学开展系统性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转化基金等省级项目70多项,并有1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及创新人才,4人入选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支持,同时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人,博士研究生2人。
从2014年以来,实验室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对传统蒙药和特色植物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挖掘,分离鉴定出30余个新化合物,表现出抗炎、抗氧化、降糖等潜在药用价值,同时阐明蒙药的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聚焦环境友好型催化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开发了多种基于过渡金属和生物酶的催化剂,实现了C-H键活化、不对称合成等关键反应的高效转化,如针对蒙药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从事有机超分子功能组装体的构筑,稀土发光以及室温磷光、延迟荧光材料由于其寿命更长、斯托克斯位移更大以及三重态参与等优势在生物成像、药物载送等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应用。实验室近五年来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1篇)、Small(1篇)、Chemical Science(4篇)、Organic Letters(3篇)、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1)等高水平期刊,相关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实验室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落地,与内蒙古昶辉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君业君业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完成1项技术转化。通辽市聘为科技特派员4人,解决企业关键生产问题,同时举办各类科普开放活动50余次。
实验室坚持以国家及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沿为导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天然产物化学前沿。针对活性天然产物来源稀缺、作用机制不明等瓶颈问题,以天然产物“发现→修饰→构效阐明→新药创制”为任务链,传承优势、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助推蒙古自治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