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
  • 网站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技政策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平台
  • 下载中心
  • 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技政策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平台
  • 下载中心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内蒙古自治区人类生命教育长廊科普教育基地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内蒙古自治区人类生命教育长廊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内蒙古民族大学人体生命科学馆,于2020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场馆面积217平方米,陈列着256件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胚胎学和护理学等典型实物标本,36幅生动的文字和图片说明。2023年10月,利用基地建设费在医学楼6楼大厅增建了标本展示架,进一步拓展了基地的宣教场地和标本数量,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感受生命科学的魅力。基地全年对校内、外师生和普通大众开放,开馆至今共接待参观人员近1万人。

医学院负责人体生命科学馆日常管理和开展科普宣教活动,专、兼职科普讲解员队伍由医学院教师及各学院在校学生组成,医学院教师负责学生讲解员的培训工作。这支28人的科普团队,包括指导教师、学工办、团总支教师共9人、学生义务主讲人5人、学生志愿者10人和学生工作人员4人。学生通过参加科普宣教活动,既提升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也达到了实践育人的效果。

基地秉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精神,以“呵护健康,敬畏生命”为主题,整合优质医学科普教育资源,发挥学科专业与人才优势,面向校内外师生、幼儿园小朋友等广泛群体,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思维和能力,积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真知的社会氛围,成为大众认识生命奥秘、提高健康素养的科普基地,充分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目前,基地还是通辽市红十字会人道文化教育科普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三生”教育示范基地和专业实践劳动教育基地。

此外,基地还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让参训者明白生命急救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急救技能,防患于未然,从而达到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保护生命的培训目标。科普基地与通辽市红十字会共建通辽市红十字会人道文化教育科普基地,成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红十字人道文化、救护实践活动的平台,也是传播红十字精神与人道理念的窗口。依靠医学院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活动的强力支撑,我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和“全区红十字示范学校”。

在每年清明节,基地与通辽市红十字会共同举办缅怀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活动,纪念那些在生命最后时刻,做出大爱选择,献出珍贵生命礼物的捐献者们,为高尚的灵魂留下永恒的纪念。同时,通过缅怀追思做出大爱奉献的捐献者们,感召更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加入到挽救垂危生命、服务医学发展、弘扬人间大爱、彰显社会文明的崇高事业中来。

未来,人类生命教育长廊科普教育基地将继续致力于普及生命科学知识,提升公众健康意识,传授应急救护技能,以及弘扬红十字精神,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上一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下一篇:

蒙医药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