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202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蓖麻育种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由内蒙古民族大学牵头,联合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通辽市兴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并获批了国家民委平台——蓖麻育种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平台主任黄凤兰(博士、二级教授)、副主任李国瑞(博士、副教授)。技术委员会主任朱国立(研究员、蓖麻行业专项首席专家)、副主任胡国胜(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蓖麻经济技术分会会长)。
平台设置3个研究方向:蓖麻生物多样性与种质保存、蓖麻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蓖麻杂优利用及新品种选育。
平台人员总计29人,其中26人为固定人员,3人为流动人员。26人固定人员中,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8人;博士20人,硕士5人,学士1人;涉及生物学、作物学专业;其中有博导1人,硕导7人。成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及滚动支持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及滚动支持计划、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等20余人次。
平台成立4年多,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其他项目23项,总经费543万元。搜集整理国内外蓖麻资源400多份,挖掘与蓖麻产量、品质和抗逆相关基因30余个,选育矮秆适合机械化收获的蓖麻新品种和新材料6个。平台研制的常温冷榨蓖麻饼粕菌剂发酵有机肥在多种经济植物上施用,对提升经济植物产量、品质及其土壤改良效果非常显著,相关研究授权了2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了1项国内发明专利和4项国际发明专利。平台成员发表论文128篇、出版著作2部、获批自治区地方标准3项、授权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13项。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4人、本科生27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