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人兽共患病,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还对畜牧业发展和生物安全构成重大挑战。多年来,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布病防控领域不懈创新,努力推动内蒙古地区布病防控事业发展。
校地协同深度合作
为解决布病传统诊断方法存在的“检出率低、急慢性难辨、人兽感染源头阻断难”等痛点,学校布病防控团队历时十余年,成功自主研发“血清血细胞同步检测技术”与“胞内菌核酸高效释放技术”,实现了布病早期快速精准诊断,获得多项国内外专利。其中,“血液布鲁氏菌DNA提取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注册备案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注册商标,相关技术于2023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检测试剂盒所获专利、商标及获奖情况
为解决基层检测条件不足问题,团队开发了便携式检测试纸。团队多次赴开鲁县家庭农场、锡林郭勒盟养殖场开展技术服务,为牧区牲畜进行布鲁氏菌感染早期快速筛查,从源头阻断传播链条,大幅度降低布鲁氏菌在牲畜间互相传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现场快速核酸检测
产、学、研、用深度协同
内蒙古民族大学与军事医学研究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等多所科研院所和国家级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攻克布病防控关键技术。

与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合作
团队创新“蒙西药联合免疫调节疗法”,将黄芪多糖等蒙药活性成分融入治疗方案开展临床治疗应用,成功治愈慢性布病患者。相关治疗方案,为慢性布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诊断技术,确诊患者感染A19疫苗株,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关键支持。
校企联动筑防控网络
团队联动区内外10家企事业单位,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攻克了布病防控技术中的关键性难题,布病防控技术水平和效率显著提高。
团队不断优化和完善防控技术方案,人畜间布病发病率下降了50%以上,填补了自治区在布病防控领域的多项空白,为全国布病综合防控方案的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团队在科尔沁右翼中旗提供检测服务
科研创新赋能未来
学校科研团队从技术创新到民生福祉,从校地合作到区域防控,从草原牧场到临床病房,从技术研发到成果应用,贯通了从基础研究到基层应用的全链条。学校获批人兽共患病防控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布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平台,打造出集科研、教学、成果应用于一体的自治区级人兽共患病防控高地。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开展校地协同的生动实践,书写边疆地区人兽共患病防控的新篇章,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贡献力量。